当前位置:首页 > 弱视知识 > 正文内容

近视配镜处方od(近视验光配镜处方原则)

2023-05-09 17:02:00弱视知识1

1. 近视验光配镜处方原则

配好一副近视眼的眼镜,确定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验光度数的准确,另一方面就是眼镜的配置。

验光度数的准确要求,必须要到医院的眼科进行医学验光,眼睛经过复戴以后,将最后的度数,写出眼镜处方,拿到眼镜店去或者是在医院的眼科配镜中心配镜。进行近视眼眼镜的装配注意几点:光学的度数、散光的轴位、瞳距要准确;根据眼睛的度数,选配不同折射率的光学镜片,度数越高的话,折射率就要越高;选择镜框的大小,跟瞳距不要差别太大。

2. 近视的验光配镜原则

现在近视的同学越来越多,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配眼镜流程。

操作方法

1、配眼睛可以去眼科医院,还可以去眼镜店,首先要进行验光,就是检测视力,建议前天晚上睡早点,这样眼睛的状态会好一点。

2、验完光就可以去挑选镜框了,镜框有全框架、眉毛框等类型,款式和颜色都很多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3、接下来就是挑选镜片,镜片由不同的材质做成,质量良萎不齐,有玻璃镜片、pc镜片、树脂镜片等,这个还要针对近视程度来选择。

4、最后就是等待镜片进行进一步加工,装配好之后试戴一下,满意后就完成整个配镜流程了。

3. 近视眼配镜处方原则

一只眼睛900度一只眼睛200度需要佩戴弱视矫正镜。如果发现两只眼睛的度数相差很大的话那就是出现了弱视的现象,需要先遮挡住那只度数较低的眼睛,来训练那只度数很高的眼睛。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矫正,那只度数比较高的眼镜会慢慢的度数降低,等到两只眼睛的度数差不多的时候,才可以佩戴普通的近视眼镜。

4. 近视验光配镜处方原则是什么

你好,验光单上的S是指球镜,C是指柱镜(散光),A是指散光的轴向,R是指右眼,L是指左眼,所以右眼度数是近视300度,散光100度,轴向是14,左眼度数是近视100度,散光50度,轴向是165,瞳距是66。这只是一个大概的度数,并不能直接作为最终的配镜处方。

5. 近视验光配镜处方原则有哪些

一.近视眼一般在7~10岁左右时发生,以后会逐年增加屈光度。由于青少年调节力强,首先要识别真假近视,要在散瞳情况下,使睫状肌得到麻痹,进行检影验光。若为假性可暂不配镜,真性才适合戴远用矫正镜。

二.近视眼视近物是不用或很少用调节的。如戴矫正镜后,看近时需要使用调解,易发生视疲劳,所以-3.00D左右近视,视近时,可不戴矫正眼镜。若为中高度近视,视近物宜减少屈光度。

三.近视眼的矫正,一般以视力达到1.0(即5.0)为标准,取矫正最低的屈光度为配镜处方。若过矫,会引起视疲劳,甚至会促进近视更快地发展。

四.高度近视-6.00D以上或超高度近视-12.00D以上,初戴眼镜不能接受高度镜片,可分次矫正,每次增加能接受的屈光度,戴镜3~6个月再提增光度。

五.高度近视,远用时可配戴矫正镜片,视近用时,则宜减低远用的1/3或1/4屈光度。若为45岁以上者,还要减去老视屈光度,所以要配远近两副眼镜。近用要以近视力表1.0,近距要保持在33-35cm。

6. 配眼镜验光处方怎么解读?

近视散光轴向验光单。

7. 验光配镜处方怎么看

机打验光单,只需要看左右眼第五行数据就可以,这个数据是上几行数据的平均值右眼:近视75度,近视散光75度,轴位85左眼:远视125度,近视散光50度,轴位10双眼瞳距:61机打验光单一般不直接作为配镜处方,因为机打眼验光单数值普遍偏高,只能作为验光配镜的参考值。

验光师一般都会根据机打验光单数据再进行行走试戴验光(插片试戴镜架),然后得出一个准确的验光数据,并开具最终的手写验光单。配镜以手写验光单为准。

8. 配近视镜验光流程

高考体检视力通过视力检测表检测,视力检测表为主要检测工具,需要学生用遮挡板遮挡一只眼,用另外一只眼睛看视力检测表,根据老师所指的E的图标方向进行回答。一般回答为左、右、上、下等明显的话语。现在检查视力大部分是矫正视力的,裸眼视力也检查

9. 验光处方和配镜处方换算

瞳距要与镜架几何光心距(镜架尺寸)匹配,瞳距就是人两眼瞳孔间的距离,验光处方上会有标明。

镜架几何光心距就是镜架两个镜圈几何中心的距离,这个尺寸=镜圈宽度+鼻梁宽度,比如说镜圈宽度50毫米,鼻梁宽度18毫米,这副镜架的几何光心距就是68毫米。

理论上,瞳距=镜架几何光心距是最理想的配镜效果,实际配镜中,一般瞳距都是小于镜架几何光心距的,这时就需要将镜片的光学中心“内移”。

比如瞳距是60毫米选择了几何光心距是68毫米的镜架,装配眼镜时就需要将左右两个镜片向内侧移68-60=8毫米。

每边镜片内移4毫米。针对近视眼来说内移的量越大镜片外侧也就越厚,所以买家在挑选镜架的时候应尽量选择不需移光心或尽量少移光心的,这样镜片最薄最美观视觉效果也好。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yingshishili.com/archives/18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