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近视知识 > 正文内容

苏炳添眼睛近视(苏炳添近距离)

2023-06-13 21:00:31近视知识2

1. 苏炳添近距离

目测27或者28cm

2. 苏炳添眼睛近视多少度

苏炳添以前不戴眼镜。他是中国田径队短跑运动员,亚洲短跑一百米记录保存着。在东京奥运会上,他获得第五名。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人,也是亚洲第一人。他创造了历史,是中国目前最好的百米运动员,是中国速度的代表人物。

3. 苏炳添镜头

从跳水游泳馆出来,沿着湖边走一个弧圈儿,就到了“水滴”体育馆的媒体入口。

晚上不到八点,混合区已经人头攒动,电视台电台网站报纸和上述单位的自媒体同行们都占好了位置。

看台上的观众虽然并没有坐满,但他们的情绪也都在“飞人大战”之前被调动起来。

“飞猫”摄像机从100米跑道的终点向上推进,很快大屏幕上的画面就定格到了起点。一分钟后,谢震业在第四道向观众弯腰行礼,苏炳添在第七道做出手指镜头的霸气动作。

贴着144号号码牌的张培萌在第九道,他挥了挥手,然后双手合十向现场致意。

不管奥运会还是全运会,男子百米大战都是田径比赛中最受关注的项目之一。本届全运会上,卫冕冠军张培萌和苏炳添、谢震业一起踏上跑道——他们是中国男子4X100米接力的队友,这一次却成为了对手,分别代表北京、广东和浙江争出战。

比赛开始之后,谢震业启动有力,苏炳添也保持了很好的节奏。后半程后者全力加速,但率先冲过终点的还是更加年轻的谢震业,他的成绩是10秒04。

张培萌并没有在前3名的行列当中,30岁又6个月的他在比赛过程中被自己的脚绊了一下,以10秒34的成绩名列第六。

“我觉得自己今天的状态还有各方面都准备得特别好,但是却跟自己绊了一下,节奏没有处理好。”

“我其实准备得很充分,觉得自己可以打开10秒30,可是绊了一下就……这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回去还是要总结一下,看看录像。”

本届全运会开始之前,张培萌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这将是自己最后一届全运会。作为一名30岁的老将,已经经历过田径世锦赛和奥运会的他说他会轻装上阵。“其实我在后期基本没有什么压力,包括这次全运会也没给自己压力,享受比赛。”

尽管决赛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磕绊,他也的确如赛前所说的那样享受了比赛。和国家队队友苏炳添、谢震业的竞争也让作为领军人物的他看到中国男子短跑在不断进步,并相信大家的未来都会更好。

“我觉得我也算为苏炳添、谢震业他们开了个好头吧!”在混合采访区,张培萌说:“没有苏炳添的话,我不能跑到10秒;没有我的话,苏炳添也不能跑到9秒99,我们是良性竞争。在我之后又出了谢震业,他和苏炳添的竞争又让双方达到很高的水平。”

“虽然我现在已经不是全国纪录(保持者)了,但是我能够为中国田径做出贡献,让所有人看到中国运动员是能打开10秒的,这些都体现出了我的价值,我无怨无悔。”

短短不过十几米的混合采访区,被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挤得水泄不通。当大多数选手都接受完采访回到休息室时,张培萌面前的话筒还是最多的。

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问题不断被提出,其中有一个是:“你大概是接受采访时间最长的了吧?”

“可能大家觉得以后再也采不着了?”他开玩笑道。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这么多年付出的认可,虽然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也是非常努力的。我已经30岁了,这是我的第4届全运会,还可以站在决赛的跑道上,虽然没有站上领奖台,但已经可以了。”

接下来他还会参加男子4X100米接力的比赛,他和谢震业、苏炳添将再次从对手变成队友。

他说自己会全力以赴,“预赛顺利晋级的话就可以,决赛要争取和队友一起打破全国纪录。即使打破不了,拿个冠军也挺好。”

在选手休息区内换好衣服,他背着绣有“张培萌”三个字的双肩背快速走出了“水滴”。

虽然还是会有“人生要是能从80岁走向1岁该多好”的感慨,虽然没能破10依然会让他在职业生涯里留有一点遗憾,但他内心深处的还是那四个字:“无怨无悔”。

深夜写完稿子去吃饭,我们在餐厅里见到了史东鹏。

如今,运动员大史已经变成了史指导,他说请你们多多关注中国田径多多关注苏炳添啊谢震业啊还有我们跨栏,但他更加想念那些自己在赛道上的日子。

他也想念刘翔。

“翔哥的舞台是整个世界,我就是在他身后努力靠近,让他感觉到有人在追赶,让他有压力,不要放松。”

“良性竞争”,这个词我听了一个晚上。前辈如是说,后辈也是。

几个小时之前,谢震业就把张培萌和苏炳添形容为“一缕曙光”。

“他们对我们年轻运动员起到了很大的引领作用,不断将可能性提高,就像一缕曙光,让我们有个奔头。对年轻人来说,练的项目(如果)没有好的标杆,就会觉得前途暗淡无光倍感失落,有光照着就不一样。”

4. 苏炳添 戴眼镜

赛场外的苏炳添,是一位身材并不特别醒目的年轻人。

皮肤光滑,略带黝黑,看起来也给人健康强壮的感觉,但不能就此确定他是一位亚洲顶级的短跑运动员。如今国际优秀短跑运动员的平均身高约为1.85米,苏炳添身高1.72米,这意味着和大多数专业选手比,他的步幅有先天的限制。这个时代的“短跑教科书”博尔特身高1.96米,跑完100米只需要42步,而苏炳添至少需要47步。几年前为了改善跑步节奏,他还牺牲了一点儿步幅来完成起跑脚的技术转换。现在他需要48步才能跑完全程,和同为中国“百米双雄”——拥有1.86米黄金身高的队友张培萌相比,他也需要多跑4步。苏炳添今年27岁,性格中不乏年轻人特有的戏谑和调皮,也有寄居大城市的外乡人相同的烦恼。前几天他刚去广州郊外的番禺看房,施工现场的灰尘飘进眼里,导致眼睛发炎红肿。拍摄间隙,他一边用毛巾包着冰袋敷在眼睛上,一边和熟识的人讨论那些退役的专业运动员的出路和收入,忿忿地抱怨广州的房价贵得多么离谱。但一旦站上跑道,他的外貌就幡然一变。类似于关闭了身体对外的通道,或者说罩上了一层铠甲,整个形象变得厚实沉重,就像痛下决心彻底进入另一个角色那样。

5. 苏炳添眼神

1. 言行一致是成功的开始。

2. 友善伴随着孩子,他看见洒向人间的都是爱。

3. 在强敌面前我并不会感到胆怯,因为我只专注于我自己的目标。

4. 时间,你不开拓它,它就悄悄长出青苔,爬上你生命的庭院,把你一生掩埋。——格言

5. 爱情很慢很慢,时间很快很快。寂寞很长很长,人生很短很短。你在很深很深的孤独里,等待着很笨很笨的我。

6. 破十对中国是个里程碑,作为中国第一人,能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历史,我感到非常骄傲。但在未来的路上我还要继续努力,不要因这个成绩而自满。

7. 一句瑞典格言说:"我们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生命中,大部分的美好事物都是短暂易逝的,享受它们,品尝它们,善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别把时间浪费在等待所有难题的"完满结局"上。珍惜现在,善待自己。

8. 但这就是你的选择,既然你有自己的追求,你就要遵循其中的规则。只要你的心想着你的目标,其他的一切都是可以克服。

9. 速度,属于执着于每个0.01秒的人。我只要每次都比你快0.01秒,我就每次都是赢家。——苏炳添

10. 青春是人生一个美好,辉煌的阶段,在青春的年华,我们不该诉说我们美好的梦想吗?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等待实现。梦想虽说美好,但不努力,就不能实现。

11. 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12. 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不懂决不要装懂,但是必须由不懂变为懂。

13. 高举智慧的火炬,带领我们走过无知的黑暗;启动知识的巨轮,带领我们驶向人生的彼岸;摊开青春的画纸,带领我们描绘人生的壮美。祝您教师节快乐!

14. 速度,属于执着于每个0.01秒的人。我只要每次都比你快0.01秒,我就每次都是赢家……

15. 佛说: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16. 看一个人的心术,看他的眼神;看一个人的身价,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看他的朋友。

17. 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气之盛衰。——苏轼

18. 美丽的蓝图,落在懒汉手里,也不过是一页废纸。

6. 苏炳添视力

10米跳台决赛,五个动作三跳满分!东京奥运会上,14岁少女全红婵一鸣惊人。作为中国奥运代表团最年轻的运动员,以创纪录的成绩夺得10米跳台冠军,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东京水上运动中心上空。

全红婵是幸运的,凭着天赋与努力,绽放青春的光彩。而这成功的背后,有一个团队体系多年不辍的培养,有一家人温暖而坚定的支持,更有一个重视体育、珍惜人才的强大祖国。

2021年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夺得冠军。

冠军之路:从海滨小城走出的天才少女

广东省湛江市,这座南海之滨的小城,素有中国跳水之乡的美誉,诞生过陈丽霞、劳丽诗、何冲、何超等4位世界冠军。

全红婵的家,就在湛江市麻章区麻章镇迈合村。这个只有3.3平方公里的村庄共有339户,不到2000人。

这样的村庄,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如同沧海一粟。但全红婵这个苗子,却被细心的教练发现了。

2014年5月,麻章镇迈合小学,正在和同学们做游戏的一年级学生全红婵吸引了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跳水教练陈华明的目光。无论是跳皮筋还是跳格子,她的身形轻盈、动作灵活。

对孩子们进行了弹跳和柔韧性方面的测试后,陈华明初选了几个苗子,其中就有全红婵。

4个月后,全红婵到湛江市体校报到,开启了她的体育生涯,离家时她依稀记得爸爸说:“要为国争光。”

刚起步时,她还是个“旱鸭子”,不会游泳,但很快,这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喜欢上了跳水。训练只能在露天跳水池进行,完全要看天的“脸色”,夏天打雷下雨不行、冬天太冷不行,全年只能训练7个月。

跳板是铁制的,夏天被晒得滚烫,她只能用毛巾挤水给跳板降温,然后一次次迎着炫目的阳光,一跃入水。

“即便是如此艰苦的环境,全红婵在训练中的刻苦、认真慢慢表现出来了。”陈华明说,“她的成功并不完全靠天赋。”

全红婵是同伴中第一个登上3米板,接着是5米跳台、7米跳台……两年后,她又是第一个站在10米跳台上,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全红婵说:“也没想那么多,眼睛一闭就跳下去了。”教练由此得出全红婵“胆子大”的结论。

教练的赞许和鼓励、同伴羡慕的目光,让这个小姑娘懵懂地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这块料”,而梦想的种子,也就这样悄然种下。

“爸爸工作很忙,很少来看我,但是有队友和教练的陪伴,就好像在大家庭里一样。”全红婵说。

2018年2月,位于广州二沙岛的广东省跳水队训练基地迎来了全红婵,她在试训中锋芒初露,教练何威仪至今记忆犹新。

“别看她身形小,身体素质远胜同龄女孩甚至男孩,跑得最快,30米4.5秒,肋木举腿10个用时13秒,身体里蕴藏着与体型不相称的能量。”何威仪说,想家、会哭、畏惧,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但全红婵目标明确,经过鼓励后,没有再退缩过。

全红婵承认自己哭过,但次数不多。“我不是爱哭包。学新动作时也挺怕的,但我太喜欢跳水了,鼓励自己坚持。我想拿冠军,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

大哥哥是指同样来自广东队的里约奥运会男子10米台双料冠军陈艾森和东京奥运会男子3米板双金得主谢思埸,大姐姐则是“跳水女皇”郭晶晶。

“教练经常说,大哥哥大姐姐都是榜样,再苦再累也要坚持。”有了心中的榜样,全红婵训练更加投入。练体能、练基本功、上翻腾器训练、一次又一次从高台跳下……

“我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学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时,用了一年零几个星期的时间。”全红婵说。

2020年10月,在开赛前三周刚刚掌握5个全套比赛动作的全红婵首次代表广东队,出战全国跳水冠军赛并一举夺金,力克陈芋汐和张家齐等世界冠军。“爆冷”“黑马”“出乎意料”……此后她的每一次亮相,带来的都是惊叹号:在三站奥运选拔赛中两夺冠军,以总积分第一的成绩获得奥运资格。

2020年底全红婵进入国家队,由于疫情期间阵容精简,队里特意指派专人在生活中引导她,由经验丰富的广东籍队医负责康复,再加上教练的专业指导,全红婵渐入佳境。

全红婵表示了“感恩”。的确,如果不是陈华明教练长年坚持“一个都不能漏”的搜寻,她的人生必定与10米跳台无缘。在全国星罗棋布的基层体校中,有一批经验丰富、慧眼独具的教练默默无闻、孜孜不倦、为国选材。

在全红婵问鼎奥运冠军的背后,是体校、地方队和国家队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是多位教练科学训练、悉心呵护,让天赋与努力最终完美结合,成就那一方碧池里惊艳世界的水花。

2020年10月4日,在河北奥体中心举行的2020年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世界杯预选赛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广东海印队选手全红婵夺得冠军。

光环背后:爱和坚持浇灌出的农家女孩

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夺冠后说“要挣钱给妈妈治病”,感动了很多人。在奥运摘金的高光时刻,她和所有这个年纪的孩子一样,简单而又直白地惦念着家人。

全红婵来自一个七口之家,父母之下,兄弟姐妹五人,她行三。母亲在2017年遭遇车祸后失去劳动能力,整个家庭的收入来源几乎全靠父亲。

村干部介绍,2019年,全红婵家被纳入低保,每月按国家规定领取低保金。当地政府为全红婵的母亲办理了大病救助,每月发放残疾人补助。2020年全红婵母亲住院8次,医疗救助覆盖超过了总金额的90%。在村干部的带动下,不少村民还帮助她家里干些农活。

得益于这些保障,全红婵家日子虽然算不上富足,却也没有太多后顾之忧。

村里人对全红婵也很关注。赢得第一个全国冠军后她回家休假,大家伙儿见到她都说“全国冠军了不起,下次再拿奥运冠军”。

少小离家,那些常人可以想见的难舍,早已云淡风轻。小姑娘只腼腆地笑着说:“刚开始是有点辛苦,想家,但是我太喜欢跳水了,爸爸鼓励我,让我坚持。”

妈妈叮嘱得更细致:“听教练的,好好训练,小心点,别受伤,多看点书,多学点文化。”

在父母眼中,全红婵“听话懂事”,是个好女儿。难得休息回到家,她跟着爸爸在果园里帮忙干活,给种的桔子树施肥。

“爸爸很辛苦却从不说困难。”全红婵觉得自己的性格“像爸爸”,“冷静、孝顺、永不放弃,他永远是我的榜样。”

虽然不常回家,全红婵却心疼爸爸从早忙到晚、照顾一家老小的辛苦。所以每次接到爸爸的电话,十几分钟的时间,她都会“挑练得好的事情告诉他,练得不好就不说了,不想让他着急担心”。

各自忙碌,并没有阻隔深厚的亲情。寒来暑往,哥哥送给她的一个娃娃始终陪伴她征战南北。

浅蓝色的动物布偶,笑着露出了一口牙齿。全红婵总把它放在床头,训练或比赛结束回到房间第一眼就能看见。

“它是泳池的颜色,样子不太好看,但手感特别好,摸着软绵绵的,特别减压。它有点儿小龇牙,像我自己,每次笑的时候都有点儿龇牙。”说着,小姑娘又咯咯笑了起来,声音清脆得仿佛迸起的水花。

“家里的事情不用操心。”女儿一战成名,父亲全文茂接过了献花,却婉拒了其他馈赠。他说的“女儿靠自己努力获得的成绩”道出了全家人的骄傲,而“都是要靠刻苦训练出来的”又彰显了朴实淳厚的家风。

忙于训练的全红婵没有给家人买过什么礼物。她只在获得奥运冠军后的第一时间,给家里打电话报了喜。她打算像以前一样,把金牌送给家人。

“奖牌是最好的礼物。”全家人一致的心声,就是全红婵继续攀登的动力支撑。

2021年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夺得冠军。图为全红婵在比赛后庆祝。

未来可期:不忘初心、追寻梦想的体坛新生代

全红婵红遍神州乃至世界,不仅仅在于她令人惊叹的跳水技术,更是因为她的率真烂漫。

夺冠后怎么庆祝——“吃点好的,辣条!”

你觉得自己性格怎样——“杏哥是谁?”

夺冠后被教练举高高——“感觉有点疼!”

这是在她的年纪该有的样子。能看出,在她的教练和“哥哥姐姐”当中,她受到的宠爱与呵护,一点都不少。

在国家队里年龄最小的全红婵,因为敢拼肯练,被哥哥姐姐们宠溺地称为“红姐”。训练之外的时光,她会跟队里的小伙伴一起学文化课,聊开心的趣事,还有滑板、跳舞……

全红婵所呈现的,是中国运动健儿更加鲜明的时代面孔。东京奥运会期间,人们记住了戴着“小黄鸭”发卡“比心”的杨倩、“跑得最快的大学教授”苏炳添、“姣傲女孩”巩立姣……他们健康、阳光的形象,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的偶像。

赛场上,他们拼尽全力百折不挠;赛场外,他们青春洋溢率真爽朗。他们是激情洋溢的体坛先锋,是惊艳世界的中国力量,更是14亿多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

全红婵的妹妹和弟弟也先后进入湛江市体校练习跳水。有一次市级比赛,三姐弟罕见地“同框”,只能匆匆向彼此道一句“加油”。闲暇时间,妹妹弟弟会凑在一起给姐姐打电话,向她请教跳水的小窍门。

东京奥运夺金后,回国隔离期间,全红婵依然一丝不苟地在房间里做着练习,为即将于9月6日至14日举行的陕西全运会做准备。

“三年后,我还想代表中国,站在巴黎奥运会的冠军领奖台上。”她说。

然而以巴黎奥运会为目标的全红婵还必须经历多道关卡考验:全运会、明年的世锦赛和亚运会、2023年世锦赛、2024年跳水世界杯等一系列赛事,和随之而来的“成长烦恼”。

中国第一位女子跳板奥运冠军、共获得过70多枚国际赛事金牌的高敏指出:“生长发育期对于女子跳台选手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长身高、长体重意味着需要增强力量、调整技术结构,一旦力量和技术不匹配,就会状态下滑。期待未来在巴黎赛场看到全红婵,用‘强者’代替‘天才’来称呼她。”

“爸爸提醒我要不忘初心,我的梦想就是拿冠军!”全红婵的话语,透着越来越清晰的坚定。

希望那些奥运带来的光环与喧嚣,在她登上10米跳台的一刹那,都会安静退去,只待那发力的一跃,化作水花的精灵。

7. 苏炳添看了他一眼

你想得到一个东西,就是要配的上他

8. 苏炳添什么水平

百米11秒72。初中时期,苏炳添与短跑结缘,上初二时,他为了逃避留校补课而参加学校的田径队。2004年11月,15岁的苏炳添第一次参加了正规的比赛——中山市中学生田径比赛。他自发参加比赛,结果他在100米的比赛上以11秒72的成绩(秒表计时)拿到第一名。

之后,中山市体校田径教师宁德宝把苏炳添招进了麾下。12月,苏炳添被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录取,开始接受系统的专业化训练。

训练了三个月后,苏炳添第一次参加省里面的邀请赛,100米和200米都进入了决赛,其中100米的成绩达到了电计时11秒7。 2005年11月,苏炳添参加广东省田径公开赛以7秒31获得60米比赛第三名,以11秒34获得100米第三名。

2006年,在香港对抗赛上,苏炳添收获了100米和200米比赛的冠军,在100米跑出10秒59、200米跑出的21秒多的成绩都接近了健将级运动员的水平。9月,苏炳添参加广东省田径邀请赛以10秒66夺得100米冠军。

同年12月,苏炳添被招进广东省田径队进行更高级别的训练。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yingshishili.com/archives/20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