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弱视知识 > 正文内容

使用阿托品凝胶控制近视(使用阿托品凝胶控制近视的方法)

2023-05-12 07:56:51弱视知识1

1. 使用阿托品凝胶控制近视的方法

国内之所以不用阿托品防控近视,是因为该药物尚未在国内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获批上市。没有通过正式获批,是不能上市的。

2. 使用阿托品凝胶控制近视的方法是什么

可以使瞳孔散大,但瞳孔散大到一定程度不会再有明显的变化。副作用会引起发热,口渴,面部潮红等症状,所以适量就可以。散瞳的时间一般需要久一些,大概可持续三周左右。主要用于六岁以下儿童散瞳验光还有葡萄膜炎、眼内炎等病症的治疗。

3. 阿托品眼用凝胶可以预防近视吗

滴完散瞳药以后,如果是应用的快速散瞳药如瞳孔恢复正常一般需要6个小时左右。如果是应用的慢速散瞳药物,如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等,一般是需要半个月到20天左右,视力可以恢复正常,在这期间可能会出现畏光的情况,出门最好能够戴上帽子墨镜。

4. 使用阿托品凝胶控制近视的方法有哪些

第一、控制用眼距离,避免用眼距离过近,坚持一尺、一拳、一寸,长时间用眼后注意眺望一下远方,休息一下眼睛。

第二、增加户外活动,每天必须有两小时以上,或者每周有十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第三、培养正确的做眼保健操习惯。

第四、改善照明环境,避免在昏暗的光线下学习。

第五、保证充足的睡眠,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第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躺着看书;不玩手机,不在移动的车上看书、玩手机。

第七、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每天累计不超过一个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后,三十分钟或四十五分钟后,应尽量休息、远眺、放松。

第八、一旦发生近视,一定要到专业的眼科验光配镜,配戴合适的眼镜或角膜塑形镜,防止眼镜度数增加。

5. 阿托品凝胶用后多久可以恢复视力期间能写字吗

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临床上主要作用眼科领域的用药,一般是在眼科检查中应用的比较多,通常是为了儿童的散瞳验光和眼底检查的检查前用药,对眼部虹膜睫状体炎也是有治疗效果的,如果用于散瞳,建议是每天使用2-3次,眼底检查每天可以使用1-2次。

6. 使用阿托品凝胶控制近视的方法是

一、什么是近视

眼球在发育过程中,屈光系统的屈光能力相对不变,眼轴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延长。眼球发育分为快速发育期(出生—3岁,眼轴16mm—19.5mm)及慢速发育期(3岁—18岁;眼轴19.5mm—23mm)。眼轴每增加1mm,近视化约为300度,因此,当眼轴增长超过正常,导致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时就会发生近视。

眼轴发育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不可干预),例如高度近视及近视家族史,以及环境因素(可干预)包括长期近距离工作与近视有显著相关性。

二、什么是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指睫状肌过度收缩引起的调节痉挛,解除痉挛后,近视状态有所改善。眼球在调节情况下,呈现近视状态。扩瞳验光时,屈光状态为±0.50DS范围内。假性近视只有通过扩瞳验光才能诊断。

三、近视的相关检查

1、坚持调节麻痹(散瞳)验光

裸眼视力不能作为诊断弱视和近视加深的标准。近视患儿的家长对于扩瞳总存在一定顾虑,担心扩瞳会损伤眼睛。其实大可不必,扩瞳是儿童近视检查的必要条件,也不存在眼部损害。12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扩瞳验光,超过15岁酌情选择扩瞳验光。目前临床当中使用的扩瞳药物主要包括: 1%阿托品、0.5%托吡卡胺以及复合制剂。一些低龄儿童、远视度数较高或存在共转性内斜的患者必须采用阿托品扩瞳。

2、必须重视儿童的生理屈光度及屈光档案的建立

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及时找出近视高危儿童,进行重点个体化防控,用于指导临床。通过建立屈光档案,找出各年龄和屈光度的屈光参数后,为预测屈光度打下基础

四、近视防控

1、近视防控的目标:延迟近视发病,减少或防止近视进展。

2、近视防控切实有效的方法有如下三种:

⑴低浓度阿托品

阿托品目前可用制剂的浓度包括1%、0.5%、0.1%、0.01%。高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效果明显,但副作用大,停药后易反弹。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效果略低于高浓度(2年时无统计学差异),副作用小,不易反弹。

⑵户外活动:

每天户外活动2-3h,能够抵消近距离工作的影响,降低近视发生的风险。可延缓近视的发病,但对眼轴增长没有明显作用。

⑶角膜塑形镜(OK镜)

角膜塑形镜主要是通过戴镜产生的机械力学及流体力学作用,改变角膜前表面上皮层的分布,使得中央部曲率变小,中周部曲率变大,重塑角膜屈光力,从而达到控制近视增长的作用。该方法的光学效果类似激光手术,不同的是前者是夜间角塑镜,后者是通过手术对角膜进行切削,让角膜变薄来达到减小角膜曲率。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yingshishili.com/archives/185224